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 作者:匿名 2009-10-20 09:40:09
兒子上學后,我開始了“陪讀”生涯。每天傍晚,兒子做作業(yè)時,我都要在旁輔導監(jiān)督。
“陪讀”政策很快收到了效果。兒子的作業(yè)卷面清楚、錯誤率低,常常受到老師的表揚。兒子開心,我也沾沾自喜。直到那天,我一如往常地坐在兒子身旁幫他分析題目,兒子笑嘻嘻地對我說:“媽媽,我覺得我像你的小木偶,你說1我就寫1。”兒子無意的一句話,讓我猛然一驚。是的,不知道何時起,我已經(jīng)逐漸把兒子變成了我的牽線“木偶”。
回想這段時間的“陪讀”生活,我發(fā)現(xiàn),“陪讀”其實是一把雙刃劍。一方面,我的“陪讀”幫助兒子理解題意,提高學習效率,認真仔細完成作業(yè),都是有好處的;另一方面,兒子開始依賴我的“陪讀”,碰到難題就不去思考,總要等著我給他分析,孩子的學習獨立性和主動性沒有了。
我開始改變“陪讀”方法。兒子再次遇到難題時,我不再急著給他分析,而是要求他先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做看。起初,兒子沒有信心,生怕做錯題。我鼓勵他:“沒事,試試看。這個題目的確很難,你做錯了媽媽也不會批評你,反而要表揚你,因為你能勇敢地向‘堡壘’發(fā)起進攻!”這片“減壓藥”很有效,“服”了幾次之后,再遇見學習上的攔路虎,兒子就會主動和它作戰(zhàn)了。
當“陪讀”轉(zhuǎn)化成“培讀”,我感覺自己真正把良好的學習方法這根拐棍遞到了孩子手上,自己終于放心地松開了攙扶孩子的手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