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石巖公學教育研究 作者:祁雅娟 2011-09-08 16:50:01
2.情緒波動大。父母缺失給孩子心靈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,表現(xiàn)在情緒的大起大落,不穩(wěn)定上。研究表明,在父母離異的頭六個月,離異家庭子女不良情緒發(fā)生率相當高。(見表)
父母離異家庭頭六個月兒童不良情緒發(fā)生率
情緒 | 完整家庭(%) | 離異家庭(%) |
易發(fā)怒 | 5.15 | 17.02 |
易煩躁 | 4.29 | 16.02 |
愛哭 | 13.25 | 24.20 |
情緒低落 | 3.07 | 23.43 |
經常發(fā)呆 | 2.70 | 2.31 |
——傅安球、史莉芳:《離異家庭子女心理》第136頁
(一)社會性
嫉妒心理,自己的社會需要得不到滿足從而羨慕別人發(fā)展到嫉妒他人。自卑心理,自卑的同時伴著不安、內疚、膽怯、憂傷、失望等特殊的情緒。抑郁心理,表現(xiàn)為情緒低落、思維遲緩缺乏信心。孤獨心理和冷漠心理是離異家庭子女人際關系不良的最危險因素,由于心靈的創(chuàng)傷,世界在其眼中被蒙上了一層灰暗的色彩,心灰意冷,失去對生活的追求。
(二)性格
這是指孩子情緒情感及社會性密切相關的態(tài)度與行為特征。離異后父親或者母親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,保護過多,遷就過甚,期望值過大,過分溺愛,讓孩子感受太大的壓力。又或是對孩子體罰及攻擊性行為容易讓孩子形成怯弱和粗暴的性格
三、單親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
家庭是子女最早的教育場所,子女在父母的撫養(yǎng)下成長,從父母那里接受教誨,了解遵守社會規(guī)范和行為守則。因此,如果把子女置于愛撫之中的保護機能叫作母愛作用的話,那么,理智上的管教機能就可以叫作父愛的作用了。所以說,家庭中的教育功能是由父母雙方來承擔的,如果父母缺少一方,就會表現(xiàn)出家庭教育功能的欠缺。有些單親家長因其子女失了母愛或父愛而有一種愧疚心理,便對子女過分地寵愛嬌慣,而不能正常地給予管教;有些單親家長視其子女為累贅包袱,漠不關心,甚至歧視和粗暴虐待。而更多的單親家庭卻是處于一種無暇顧及的無奈之中,他(她)們往往一人承擔撫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,既當?shù)之攱,既要承擔起沉重的家務,又有繁忙的職業(yè)責任,常常是力不從心,自然對其子女的關心和教育不夠。這成為單親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的一個普遍現(xiàn)象。
四、相應的對策
以林崇德教授的思維三棱結構發(fā)展理論,皮亞杰的認知發(fā)展理論及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理論,以關愛為核心,家長從榜樣教育,教師從活動教育、環(huán)境教育三個維度立體作用于學生,促使孩子克服障礙,進而達到孩子了解自我、信任自我、自我控制、滿足自我健康素質的目標,走出心靈困惑,去迎接學習、生活的新挑戰(zhàn)。
(一) 建榜樣樹形象
青少年心理是否健康,首先與父母的素質,特別是父母的心理素質有直接的關系,殘酷的現(xiàn)實是家庭殘缺,孩子失去賴以發(fā)展的安全和諧的家庭環(huán)境,單親家長更有必要以良好的素質、優(yōu)秀的人品,給孩子樹立光輝的榜樣。同時家長要努力學習,提高科學家教水平,把握孩子心理發(fā)展的規(guī)律,以科學之光增添人格魅力。我們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幫助家長更新觀念,家長要努力以自身的優(yōu)良素質、高尚的品格、精湛的技藝來影響孩子,增強榜樣的力量,對孩子心靈的塑造起到神奇的作用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