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考網(wǎng)整理 作者:魚爸 2017-03-06 16:40:26
前幾天在外面吃早餐,旁邊一桌坐著一家三口。孩子應(yīng)該是要去幼兒園,背著一個小書包。
爸爸匆匆吃完早餐后就開始玩手機。孩子吃了幾個餃子就說要蘸點醋,剛好自己桌的用完了。
“叫你爸爸去拿。”孩子媽有點不高興地說。
“爸爸,拿醋。”
“你自己去,不是跟你說了,自己的事自己做嘛。老師怎么教的?”
爸爸頭也不抬地說。孩子抿了一下嘴巴,然后自己去隔壁桌拿去了。沒想到剛拿起來就掉在了地上,滿地的碎片和撒開的醋,空氣里都酸酸的。
“你這個笨手笨腳熊孩子?次也淮蚰闫ü!”這時候爸爸就起身罵起了孩子。
媽媽趕緊把嚇得不知所措的孩子拉了過來。
“這么大瓶子的醋,是有點滑,沒事,跟老板道個歉,賠一瓶就行。下次注意點。”
“我看就是你慣的,就知道溺愛,一點小事都做不好。”孩子爸爸一臉的不耐煩。
“那我是不是也慣你了。孩子的事你什么時候操過一點點心。家里的事你又關(guān)心多少?你還好意思大喊大叫。如果不是你玩手機,沒照顧一下孩子,會這樣嗎?”
“你,不跟你說了。”這時爸爸也支支吾吾不知說什么了。
我們常常說不要溺愛孩子,要孩子獨立。可是,你真的好好愛孩子了嗎?
很多的父母,特別是爸爸,打著要孩子獨立的招牌,躲進自己的世界里玩樂或者清凈。
如果有一天你老了,你需要孩子為你做點事的時候,會不會得到種種推諉呢?如同你當年糊弄孩子那樣。
明明在玩手機游戲,卻跟拉著自己手的孩子說自己有事要忙。明明是想看一場球賽,卻推開孩子說爸爸忙。很多時候,找著借口,推開孩子的手。其實你推開的不是孩子,而是在傷害孩子對你的依戀之情。
要知道,播種愛才能收獲愛。父母的言行舉止,對孩子的態(tài)度,往往影響著孩子將來待人處事的態(tài)度。
02
在知乎看到一個這樣的小故事,讓我感動不已。
一個小男孩看故事入了迷,故事里說有人給國王貢獻了一條桌布,臟了不用洗,只用在火里一燒就干凈了,原來這個桌布是石棉做的。
小男孩死活不相信居然有燒不著的布,男孩的爸爸為了給他演示,不顧媽媽的反對,拆了家里的電熱杯,從里面拿出石棉,然后放到煤氣灶上燒給他看。果然那塊石棉沒燒著,反而變白了。從此小男孩知道了石棉燃點高這個事實。
二十年過去了,爸爸在電話里問他,QQ為什么登錄不了,怎么下載電影,為什么顯示器不亮,電腦越來越慢是怎么回事?
每當他犯懶不想回答時,他就想起二十年前的那個周末,在燃氣灶上安靜躺著的那塊石棉。
看到這個小故事,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。雖然家里很窮,但如果是我想做的事,家里卻很支持,從不多問。所以我那時候就會拿不多的零花錢找醫(yī)生買體溫計、注射器,用來做一些小實驗。將一只青蛙打大肚子,或者量各種水的溫度。
雖然奶奶沒有讀書,不知道給我講解?伤齾s支持我去努力讀書,去探索這個有趣的世界。也不會說這是浪費,更沒有說我是瞎玩,他覺得這很好。
而且家里有什么事也跟我商量。所以我感到了被尊重,變得獨立而自信。而當了父親之后,越發(fā)感到珍貴。
03
小小的孩子,哪怕是大孩子。除了父母的管教之外,都需要一種獨特的,區(qū)別于其他感情的親子依戀。我們稱之為“安全型依戀”關(guān)系,這種感覺會伴隨人的一生。
無論你多大了,內(nèi)心都會住著這樣一個內(nèi)在小孩。而這個內(nèi)在的小孩,跟他成長的那個原生環(huán)境永遠有著內(nèi)在的關(guān)聯(lián)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