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(wǎng)絡 作者:BUTI_SUN 2017-12-19 15:37:00
現(xiàn)實中,有的家長從來不和孩子的老師進行溝通,孩子在學校干了啥都不知道。也有的家長想方設法和老師溝通,可就是效果不好。作為一名家長,你真的會與孩子的老師溝通嗎?你們的溝通真的促進了孩子成長嗎?
一位定居國外的媽媽把自己與老師溝通的技巧總結(jié)出了五點,很有啟發(fā),一起來聽聽:
我在愛爾蘭時只有六六一個孩子,我是學英語出身,沒有語言障礙,與六六老師的溝通很順暢。三年前我們落腳在法國,那時我法語半句都不會,跟老師溝通都是用英語,可法國人不愛說英語。不過,慢慢地,我與孩子老師也能溝通了,雖說講不出什么太有深度的話題,但是對于孩子的一日常規(guī)以及學校生活的注意事項都沒什么大問題。如今,我與老師的溝通結(jié)果很好,六六的學習情況比較理想,作為家長所給的支持,老師也一再表示了肯定和感激。
我也在想,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,可以把溝通的劣勢變成優(yōu)勢,這是為什么?我總結(jié)了一下五個和老師溝通的要領,希望可以給家長們一些啟發(fā)。
一、學期初的見面,闡明自己的態(tài)度
好像生活中的好多事情,態(tài)度決定一切。
在和老師溝通的這件事上,家長的態(tài)度更是決定一切。
作為中國家長,我們肯定是一切為了孩子,這一點上全世界人民都比不過我們?墒钱斆鎸Φ氖峭鈬蠋煏r,如果自己的態(tài)度非常的保守且被動,或者是非常的自我和封閉。那么跟老師的溝通在開始前就有很大的障礙。
我的經(jīng)驗是,在學期一開始就跟老師單獨進行一次交談,可長可短(哪怕語言不太靈光),讓老師了解孩子大概的家庭情況,更重要的是家長的態(tài)度。
在這次交談中,家長可以大概的把孩子的生活狀況,生活背景,性格特點,優(yōu)勢劣勢都簡單的跟老師溝通下。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簡單的交談了解一下這個老師的性格特點,是開朗外向還是內(nèi)向保守?家長了解這些情況可以有的放矢地準備接下來的溝通安排。
所以,不要忽略這個簡單的溝通,如果家長的態(tài)度是愿意跟老師溝通、跟老師開誠布公的交談、互換有關(guān)孩子的信息,這也是協(xié)助老師的工作,當老師的沒有不愿意的。
還有一點是如果孩子感到老師和家長的態(tài)度是一致的,那么他們就會有更強的是非意識,什么該做,什么不該做,印象就會更加深刻。
二、定期見面
法國的學校每年在開學期間有個家長會,這之后的見面都是取決于孩子們的情況。
我的經(jīng)驗是,學期伊始跟老師見一次面,學期1/3再見一次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